在我国牛奶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日常消费品之一,营养极其丰富,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乳糖、柠檬酸盐以及钙等矿物质。作为第一大国的美国,人均牛奶消费量超过300千克,其国人却是把牛奶当水喝,而我国仅为21.7千克,因此牛奶消费量有着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提升空间。牛奶成分是细菌很好的营养基质,在温暖的条件下细菌会很快繁殖,如何保持牛奶的新鲜及安全,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。
牛奶消毒保鲜的方法有那些?
在大众传统的印象中,直接从奶牛挤下的牛奶,直接喝了是最安全的,其实不然,刚挤下的牛奶里边有各种各样的细菌,必须要经过消毒后,饮用才是最安全的,经过杀菌后的牛奶,能抑制微生物生长,延长牛奶保质期,达到保鲜护色的效果,其大致有三种方法消毒保鲜:
1、巴氏灭菌法,由法国人巴斯德 pastuer于1865年发明,巴氏消毒的牛奶比较能够保留牛奶原来的风味,有利于保护营养物质,其操作温度在60-65°C,煮30min,由于长时间加热不利于牛奶中营养元素的保存,后来发展到高温短时巴氏杀菌72-75°C维持15s或高温瞬时杀菌80-85°C维持3-5s,但实际上这个温度不够高,里边还是会有其他的细菌,通过这方法消毒后必须在4℃左右的环境中冷藏。
2、超高温(UIT)灭菌法,代表着奶类加热灭菌的发展方向。137-150°C维持2-20s,不管是有害的细菌还是无害的细菌,由于超高温灭菌时间短,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,可在室温下保存很长的时间。
3、化学防腐剂,对于每天经常饮用牛奶的人来说,会面对长期摄入化学防腐剂产生的制癌性问题,而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绿色健康饮食的理念,因此化学防腐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。
巴氏消毒的牛奶比较能够保留牛奶原来的风味,有利于保护营养物质。
葡萄糖氧化酶为什么能起到保鲜作用?
在牛奶的消毒保鲜过程中,巴氏法消毒保鲜被广泛应用,经过消毒的牛奶必须低温保存,就面临低温保存条件及成本问题。葡萄糖氧化酶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鲜技术引起极大的关注。
葡萄糖氧化酶作为在食品保鲜及包装中最大的作用是除氧,很多食品,尤其是生鲜食品,其保藏过程中或加工过程中,氧的存在使其保鲜受到很大影响,除氧是食品保藏中的必要手段。很多除氧方法效果都不佳,从选择抗氧剂的特性来说,葡萄糖氧化酶具有对氧专一性。对于已经发生的氧化变质作用,它可阻止进一步发展;或者在未变质时,它能防止发生,利用葡萄糖氧化酶除氧方法,延长其食品的保鲜保质期。
巴氏消毒的牛奶必须在4℃左右的环境中冷藏
葡萄糖氧化酶使用安全吗?
葡萄糖氧化酶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制剂,不存在长期摄入及过量添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,葡萄糖氧化酶是经微生物发酵和提纯而得到的绿色生物食品保鲜剂,添加到成分复杂的原料中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化学变化,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,用于鲜牛奶及乳品可防止脂肪氧化,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,保鲜护色、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,同时人体饮用含葡萄糖氧化酶的牛奶,有利于有益菌的生长,有肋于提高机体免疫力,因此葡萄糖氧化酶在牛奶保鲜中是非常安全的!
葡萄糖氧化酶在牛奶保鲜中的使用方法
葡萄糖氧化酶使用方法简单,其操作流程是:在鲜牛奶经高温瞬间消毒后,当液体温度降至48℃时,将食品级过氧化氢按0.8‰添加量缓缓加入到消毒后的鲜牛奶中,边搅拌边加入,然后继续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作用。在温度30℃时,将葡萄糖氧化酶按0.8‰添加量缓缓加入到上述鲜牛奶中,边搅拌边加入,并搅拌20分钟,然后进行灌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