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定制型酶制剂生产及技术应用服务商

全国服务热线400-0371-413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全站搜索

搜索结果

单宁酶(鞣酸酶,丹宁酶)Tannase

单宁酶全称单宁酯酰水解酶,也称为鞣酸酶,丹宁酶,是一种胞外酶,产自黑曲霉。它可以水解没食子酸单宁中的酯键和缩酚羧键,生成没食子酸和葡萄糖。单宁酶分布广,用途多,其研究与应用已深入到食品加工、饲料加工、化妆品生产及皮革制作工艺过程中。

木瓜蛋白酶、单宁酶在坚果处理的应用

木瓜蛋白酶在坚果加工中的作用可不只局限于脱皮。经过深入研究发现,木瓜蛋白酶还能提升坚果的脆度。在一些硬度较高的坚果加工过程中,传统方法加工出的坚果口感偏硬,缺乏令人愉悦的酥脆感。而木瓜蛋白酶能够巧妙地作用于坚果内部的某些蛋白质结构,使坚果的质地发生改变,从而在烘烤或炒制等加工环节后,呈现出更加理想的脆度。例如巴旦木,在经过木瓜蛋白酶的适度处理后,再进行常规的加工,其口感变得更加松脆可口,轻轻一咬,“咔嚓”声响彻耳畔,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食用体验。

单宁酶的催化特性助力茶叶、槟榔产业升级

槟榔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食品,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,但传统槟榔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苦涩味重、安全性等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。单宁酶在槟榔加工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,为槟榔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在槟榔的初加工阶段,单宁酶能够有效分解槟榔中的单宁,降低其苦涩味,使槟榔的口感更加柔和,更易被消费者接受。同时,单宁酶的催化作用还能促进槟榔中有益成分的释放,如生物碱等,提升槟榔的营养价值。

告别苦涩枷锁——单宁酶脱涩

  单宁作为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化合物,在茶饲料、槟榔、酿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,易与蛋白质、生物碱等物质结合,形成具有收敛性的复合物,从而产生苦涩味,显著影响产品的口感与品质。随着消费者对食品风味要求的日益提升,传统生产工艺中因单宁带来的不良风味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。单宁酶脱涩技术的出现,通过生物酶解原理定向分解单宁物质,为食品工业突破品质提升的关键难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解锁槟榔茶叶品质密码!单宁酶的作用

  单宁酶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单宁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胞外诱导酶,本质为糖蛋白。其分子结构中富含碳水化合物侧链,赋予了它独特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,单宁酶便能高效催化单宁中的酯键和缩酚酸键水解,将复杂的单宁大分子分解为没食子酸、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。该酶发挥活性的最佳温度通常在30-50℃之间,最适pH值范围为4.0-6.5,单宁酶具有高度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效率,在较低的酶添加量下,就能显著降低槟榔与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含量,同时激活潜在的香气前体物质。
©版权所有 2019-2039 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: 桂ICP备15003697号-1
     百度统计

扫一扫客服微信号
更多惊喜与您共享

  • 客服微信号